0%

计算机病毒

计算机病毒的详细分类

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、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,根据其感染对象、传播方式和破坏机制等不同特征,可分为以下主要类型:

引导型病毒

  • 感染对象:主要感染计算机的引导扇区(如硬盘的主引导记录 MBR、软盘的引导扇区等)。
  • 传播方式:当计算机从被感染的存储介质(如软盘、U 盘、移动硬盘)启动时,病毒会先于操作系统加载到内存中,从而获得对系统的控制权,并感染其他存储介质的引导扇区。
  • 危害:可能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,出现蓝屏、死机等现象,甚至破坏硬盘分区表,造成数据丢失。

文件型病毒

  • 感染对象:主要感染可执行文件(如.exe、.com 等),部分也会感染脚本文件(如.bat、.vbs 等)。
  • 传播方式:当用户运行被感染的可执行文件时,病毒会驻留内存,并趁机感染其他未被感染的可执行文件。它通常会修改原文件的结构,将自身代码嵌入其中,或者替换原文件。
  • 危害:可能导致程序运行异常、崩溃,窃取用户信息,占用系统资源,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。

宏病毒

  • 感染对象:主要感染 Office 系列软件生成的文档文件,如.doc、.docx、.xls、.xlsx、.ppt、.pptx 等,利用这些文件中的宏语言(VBA)进行编写和传播。
  • 传播方式:当用户打开带有宏病毒的文档并启用宏时,病毒会执行宏代码,进而感染其他文档。它可以通过邮件附件、文件共享等方式传播。
  • 危害:可能删除文档内容、修改文档格式,甚至通过文档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,如账号密码等。

网络型病毒

  • 感染对象:主要利用网络进行传播,可感染网络中的计算机、服务器以及网络设备等。
  • 传播方式: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电子邮件(通过邮件附件或邮件本身的链接)、即时通讯工具、P2P 文件共享、网页挂马、漏洞攻击等。它能够在网络中快速蔓延,攻击多个目标。
  • 危害:可能导致网络拥塞、服务器瘫痪,窃取网络中的敏感数据,破坏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,对网络安全造成严重威胁。

其他类型病毒

除了上述常见类型外,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计算机病毒,例如:

  • 蠕虫病毒:无需寄生在其他文件中,能够独立运行,通过网络快速自我复制和传播,消耗网络带宽和系统资源,如 “冲击波”“震荡波” 病毒。
  • 木马病毒:表面上看似合法的程序,实则隐藏着恶意代码,主要用于窃取用户信息(如账号、密码、银行卡信息等),并允许攻击者远程控制被感染的计算机,如 “灰鸽子” 木马。
  • 勒索病毒:加密用户计算机中的重要文件,然后向用户索要赎金,否则将永久锁定文件,如 “WannaCry” 勒索病毒

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

表情 | 预览
快来做第一个评论的人吧~
Powered By Valine
v1.3.10